根据市直机关“双争”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对群众意见进行反馈整改的通知》(宜直“双争”办发[2018]3号)文件精神,反馈给市经信委的个性意见共3条,根据单位实际,市经信委主动认领共性意见2条。市经信委对照2条共性意见和3条个性意见,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分类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现将整改情况公示如下。
一、共性意见整改措施及成效
(一)共性意见1:会议多、文件多、检查多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有些单位“红头”换“白头”,表面上减少了发文,实际上有增无减,弄得基层忙于应付。
整改情况:一是大力改进文风,发短文、少发文。今年以来,委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思想自觉,着力解决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陋习,力求做到起草文件内容筒洁明了,限制篇幅字数,力戒空话套话,做到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印发各类文件紧贴工作实际,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重在解决问题、提高质量。进一步规范发文程序,严格按程序逐级审核把关,分别把好文件的政策关、文字关、格式关和程序关,力求发短文、少发文,严格控制文件发送范围,减少印发数量。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文件一律不再另行发文;同时,发挥机关纪委作用,加强督促检查,半年实行统计环比对照,提前预警。今年以市经信委名义制发的各类公文总数比上年同期减少90件,减少比例29%。二是控制开会次数、严肃会风会纪。在召开会议方面,提倡少开会、开短会,限定讲话人员、讲话时间,尽可能压缩会议时间和经费。严格会议审批程序,凡委分管领导要召开的会议,须经委主要领导批准。开会不追求规模、讲究排场,会场布置简朴实用,突出主题。鼓励会议讲话多接地气,把整治会风会纪作为提高执行力、落实力和全面从严治党、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内容,严格实行请假、签到制度,参会人员不得无故缺席或委托他人代会。尽量选择合并召开会议、套开会议。今年以来,没有以市经信委名义召开全市性会议;以市经信委名义召开的专题会、协调会比上年同期减少3次,减少比例19%。三是进一步精减责任状及考核评比活动,减少各类检查事项。今年以来,我委已经取消所有责任状和考核评比活动。除化工转型升级、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工业技改督办等检查事项外,其余检查事项均大幅减少或者取消。
(二)共性意见2:有些部门调研搞形式、走过场,乐于走“精品线路”,浮光掠影,没有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了解民之所需、所盼。
为深入推进转作风、抓落实,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争做合格党员、争当干事先锋,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市经信委结合机关工作实际,主动谋划,在机关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系列专项行动。今年3月、5月和8月,市经信委以党组成员带队,三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分组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项目建设现场进行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实地了解企业生产运行、项目建设和中小企业成长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实实在在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深入开展“双千”服务活动。承担市“千名干部进千企”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服务工业企业的日常工作。一是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机制。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建立信息报送、问题解决反馈、分析总结、宣传、督办考核五项工作机制。二是着力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按照问题办结率不低于90%的要求,各联系单位共收集企业个性问题550个,已协调解决约500个。
开展我为新旧动能转换解难题活动。为解决全市化工企业转型升级难题,对拟在三年内关改搬转的134家化工企业及时协调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列入搬迁的36家企业已完成搬迁2家、17家21个搬迁入园项目已启动,列入转产的7家企业已完成1家、启动1家,列入就地改造的57家企业已有17家企业入库技改项目37个。市级设立20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支持企业加大磷石膏综合利用。
开展我为项目建设解难题活动。一是强化项目督导服务。每月开展“三新项目”专项督查,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项目建设。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制定出台了《宜昌市深化工业技术改造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并配套制定《宜昌市工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1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中小企业技改项目建设。
开展我为企业减负解难题活动。一是为解决企业反映用电贵难题,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参加2018年度电力市场化交易,149家企业通过审核准予参加市场化交易,申报电量约80亿千瓦时,可为企业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3亿元。二是开展全市清理规范涉企保证金工作,对全市109家市直单位和14个县市区涉企保证金进行了清理。
开展我为企业生产要素解难题活动。一是为46家企业安排2018年市级工业生产调度资金2.04亿元,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问题。二是全面推进产融合作。共帮助2610家企业申报融资20.8亿元,银行受理635家放款15.74亿元;保理公司争取授信额度6.2亿元,实际融资1.4亿元;对接基金为企业直接融资2.6亿元。市经信委二次牵头组织举办“政银企”对接会,共组织48 家企业争取银行融资近65亿元。三是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上半年市经信委联合市人社局、市工商联、西陵区人民政府召开2018年工业企业用工对接招聘会,共有来自全市的283家优秀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吸引市内外6000多名求职者前来应聘,共有4635人现场与企业签约达成用工意向。
二、个性意见整改措施及成效
(一)个性意见1:点军奥体中心片区手机信号很弱,在房子里面打不通电话。
整改情况::针对用户反映的奥体中心片区手机信号覆盖弱问题,我委高度重视,组织宜昌移动、电信、联通三家公司进行了专项调查处理,现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今年以来,奥体中心片区已新增通信基站4g基站10个,其中电信公司4g基站2个(已开通);移动公司4g基站6个(已开通2个,预计年底前可全部开通);联通公司4g基站2个(已开通)。经测试,三家运营商网络信号可有效覆盖奥体中心及周边市委党校、新一中区域,可基本满足附近用户语音和数据需求。因奥体中心核心区域施工建设未完成,各运营商均未部署室内分布系统,导致部分区域深度覆盖不足,存在语音和数据服务不足情况。现三家运营商均已将奥体中心场馆室分系统纳入建设规划,待场馆主体施工结束后,即可安排进场施工,以保障所有场馆内的通信信号完全覆盖。
(二)个性意见2:指导通信行业规范线路建设。
整改情况:一是抓规划,优化通信网络布局。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宜昌市城区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并正式发布实施,为我市通信设施规划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从源头上避免了通信线路不规范建设问题。二是抓建设,严格项目建设规范。协调宜昌市通信质量监管中心,加大项目监管力度,对未执行“两项强标”小区,不与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等,保障新建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做到规范有序。三是抓整改,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组织通信行业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整治,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852个,其中重大隐患21个,隐患整改率达83.8%。同时,协调将通信线路建设纳入市老旧小区开展改造试点,完成嘉明花园等20余个老旧小区通信廊道统一规划、改造,下一步将根据市老旧小区改造统一部署,同步推进通信线路改造升级,进一步规范老城区通信线路建设。
(三)个性意见3: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强对企业研发力度的支持。
整改情况:一是制定出台《宜昌市深化工业技术改造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配套制定《宜昌市工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1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从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产品升级改造、设备更新改造等七个方面,支持中小企业重点技改项目建设。二是为46家企业安排2018年市级工业生产调度资金2.04亿元,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问题。三是市级设立20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支持企业加大磷石膏综合利用。四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帮助安琪等3家企业争取到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资金1800万元,争取2018年第一批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4313万元。落实21家企业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奖励资金210万元。为149家企业争取申报2018年电力直接交易电量80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