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宜昌综合保税区一片繁忙景象,首批正式入驻的15家企业,正在进行着紧张的设备安装和调试。
这是宜昌高新区开放发展的新篇章,也是宜昌工业企业技改的里程碑。
近年来,宜昌高新区根据《宜昌市深化工业技术改造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多措并举为开放型经济赋能。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通过技改扩张,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引进和升级,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资金用在刀刃上
782.9万元,大疫突袭过后的4月,不少工业企业刚刚从启动变挡到加速,高新区的区级技改资金就已经发放到企业手中。
“对企业而言,技改投入是一笔较大的成本,不仅考验着企业的资金链,也考验着政府的行政效能。”高新区经发局副局长黄琴表示。
工业企业是高新区技改的重要对象,数据显示,2019年高新区在库技改项目50个,当年实现技改总投资13亿元,累计实施技改项目的工业企业4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4家,规上企业技改面占比达60%。
信心坚定,敢于投入,高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底气在哪里?
细致的全面摸排,确保了规模化、智能化、环保化的工业企业得到全方位技改资金支持。高新区借助大部制的行政体制优势,联合发改、经信、统计和属地各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对规上重点工业企业和规下优质成长性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将一批高质量引领型技改项目纳入统计库中。
高新区聘请市级专家现场审核把关,全过程审核资金兑付,保证了技改资金拨付落实的及时、高效和严谨性。每年高新区安排技改财政专项资金3000万元,按照市区两级技改资金1:0.6比例,对已建成投产企业予以直接配套补贴,实行“一次申报、多级享受”,让技改资金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技改沿着精细化构建的渠道,汩汩流入工业企业的心田。
技术改在核心点
透明的箱体、闪烁的灯光、数字变换的电脑屏幕……一颗颗橡胶瓶塞顺着进料口自动爬行到灯检机,根据电脑指令被精密地分拣出来。
“以前分拣工作耗时耗力,每个工人每天最多分拣十万个瓶塞,工作久了不仅头昏眼花,而且经常让瑕疵品蒙混过关。”湖北华润科技有限公司灯检机操作工人介绍,使用灯检机后,每台设备每天就可以分拣70多万个瓶塞,每个工人可以看守五六台设备。
2018年以来,华润科技投资5000余万元,用于厂房改造和硫化、除边、灯检、烘干等智能化设备的开发、引进和安装,市区各级政府给予全力支持,仅2019年政府支持设备技改资金200多万元,市区筹集调度资金约600万元。
“自动化的生产线,让公司从生产口服液用丁基胶塞,扩展到卡式瓶、预灌封、化妆品、胰岛素等更多产品的胶塞生产。”公司负责人介绍,产品发生了结构性改革,企业效益也得到显著提升。
围绕工业经济提质增效,高新区全面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技改提升的同时,特别针对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难题,通过技改攻坚升级、嫁接改造提升,以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品,推动优势企业整合扩张。
数据显示,目前高新区工业企业依托技改提升创新能力,规上工业企业中拥有独立研发机构及实验室的有26家,占比60.5%;拥有国家和省级以上各类型科研中心平台32个,市级平台11个,含高层次人才在内的企业科研人员2088人,在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职工总人数中占比14%。
人福药业原料药车间建设项目、长机科技高速数控插齿机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宜昌南玻显示器件有限公司120万片ag af玻璃盖板生产项目……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凭借不断创新的强大技术研发实力,成为了行业领军者。
技改架起腾飞路
走进黑旋风锯业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小片自动化生产线上,机械臂不停地上下转动,精准地将一块块打磨好的工业锯片整齐地堆放起来。
复工复产以来,黑旋风公司克服疫情造成的供应链不畅等不利因素,开足马力抢抓生产,1—4月销售额已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这其中技改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智能化生产线的投入使用,不仅大幅降低人力成本,还极大地增加了生产效能。
“智能化生产线改造后,得到了政府技改补贴,公司小片年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技术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黑旋风锯业通过推进两化融合,在小片生产线上增加智能化磨床、自动化热处理装备、智能激光切割系统、自动检测设备等,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技改,开启了宜昌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腾飞之路。依托技改延伸产品线和产业链,实现产业扩能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宜昌、走出中国,向着国际舞台冲刺。
投资10亿元的白洋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投资8亿元的国际药物研究中心项目、投资5.2亿元的小容量注射制剂国际标准生产基地项目、投资2.3亿元的国际高端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技术创新的不断转化,助力人福药业持续领跑细分市场,在全国一流仿制药生产基地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投资3亿元的长机科技高端齿轮加工装备生产线项目,生产的高精度齿轮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远销美国、德国、奥地利、捷克、俄罗斯等国家。今年前4月公司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34%,出口额同比增长45.26%。
一组数据,真实地呈现了高新区技改发挥的经济、环保等综合效益。截至2019年底,高新区43家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13.7%,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13.8%,规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91.7%,均位于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