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5-12 14:37来源:宜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责任编辑:周露阅读量:

  连续10余年产业调整和产业链的延伸,形成煤化工为基础、磷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循环经济产业链已基本闭合。

  连续36年盈利,2019年企业销售收入逾120亿元,上缴利税23亿元。相当于每天营业收入3287万元、净利润630万元……

  这个惊人数字的创造者,就是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5月10日,艳阳高照下,三宁公司乙二醇项目部空分片区项目主管李海峰,再次对片区安装到位的16台塔器实施精心巡检,“这些塔器是空分装置的关键设备,尺寸大、质量重,卸货、吊装、安装不能有丝毫马虎。保证每颗螺丝钉都万无一失,确保项目的如期投产,这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梦想!”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梦。“致力实业报国,打造百年三宁。”这是三宁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万清的梦,也是三宁人共有的梦。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化工

  “呵护碧水蓝天,共建美好家园”是三宁人不懈追求的绿色发展理念。

  公司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围绕产业链条实现产品升级,2007年以来,公司投资近百亿元,新建己内酰胺和硝硫基复合肥项目,淘汰了碳铵、普钙等产品和硫铁矿制酸等装置,推动公司产品由传统化肥向石油精细化工和高端复合肥的转变。公司高新技术产品的占比达63.47%,非肥化工产品产值占比接近50%。

  2016年,公司积极响应“长江大保护”号召,主动关停生产经营良好的宜昌田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关停了一条年产12万吨合成氨生产线和30万吨碳酸氢铵生产线,公司向调整产品结构迈出一大步,公司总综合能耗下降,产品附加值提高。

  2018年,公司投资100亿元,实施搬迁转型,淘汰工艺相对落后、紧靠长江的尿素厂,利用先进的水煤浆加压气化节能环保技术,实现从煤炭到乙二醇产品的高效清洁转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环境保护和项目建设“三同时”,特别注意采用国际、国内的先进工艺和设备,所有环保装置与生产装置同步运行,排放浓度和总量都将优于国家标准,项目建成后预计公司总能耗将下降18.39万吨标煤,减排废水1万吨,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路上迈出新步伐。

建设智能工厂

推进能源管控智慧化

  4月20日,随着中国电信枝江分公司副总经理杜双林按下信号接通按钮,三宁公司乙二醇项目锅炉空分片区的5g基站与电信机房连通,片区内实现5g信号全覆盖。同时,该片区现场作业人员的音视频画面和人员定位等数据通过现场的移动设备实时回传至三宁公司中心机房。

  “基站与电信机房实现连通,移动终端和基站、数字机房实现稳定连接,此举预示着三宁公司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5g智能工厂!”三宁公司智能工厂推进办公室主任杨文华告诉记者,随着乙二醇项目7月建成试生产,整个5g网络将在7月全面投入运用。

  智能工厂建设是三宁公司重大战略决策。除建设5g智能工厂的战略举措外,三宁公司此前还稳步推进了各个项目的智能工厂建设。

  推动生产控制层精细化操作,实现各生产装置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控制,自控率达到95%以上,apc先进控制在己内酰胺、合成氨、尿素、硫酸、锅炉等装置实现应用,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还促使各装置主要被控工艺参数的平均方差降低15%以上,工艺合格率提升2%以上。2016年实施的“己内酰胺蒸馏工段先进控制系统”,实现产品蒸汽单耗下降5%,产品采出率提高2.34%,重残液百比分降低12.13%,装置生产效率提高6.77%,年节约蒸汽16500吨。

  另一方面,建成能源管理系统,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对全公司所有生产装置528副工艺流程图、46副电力图、5万多个监控点、5个厂100多套大小生产装置同时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并建立了实时数据分析系统。公司根据能源管理系统的特点建立了以过程管理、环节控制、系统目标、考核标准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精细管理模式,构建了完整的能源指挥体系。

多方协作奋进

确保乙二醇项目如期投产

  5月的暖阳下,乙二醇项目现场,佩戴安全帽、护目镜和口罩的施工人员正加班加点、紧张而有序地推进工程建设,工地上车辆穿梭、机械轰鸣、塔吊林立、焊花四溅,一派繁忙景象。

  “把时间抢回来、把进度赶上来,确保7月全面竣工试生产,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现场指挥施工的该公司乙二醇项目工程技术部主任徐思红介绍,3月5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万清组织召开乙二醇项目复工动员会;3月6日,公司对施工现场进行消杀,对员工宿舍全面清扫;3月7日,积极为部分复工人员协调办理好相关手续;3月8日至9日,先后包车从山东、河南、重庆等地“点对点”接回上千名员工;3月14日,乙二醇项目有序复工。目前,有4500人工作生活在工地上。

  为科学、有序、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做到同步防疫、同步管理、同步进场和同步施工,三宁公司将整个项目划分成了土建、电气、仪表三个专业组和空分、气化、锅炉、净化合成、公用工程、尿素、乙二醇七个作业片区。项目“脱醇塔”作业现场,土建、电气、仪表施工人员刘友忠、张清林、潘家兴等一边为塔体包裹石棉、焊接支架,一边告诉记者:“3月18日,三宁‘点对点’把我们接到工地。来后公司又安排我们全面体检,在体检正常的情况下,每天测温、扫码、打卡后,才能在集体宿舍与施工现场间往返,公司防护到位、施工科学而紧凑。”

  与乙二醇项目科学高效建设相对应的,是枝江市委、市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对三宁公司的大力支持。面对疫情的侵蚀,枝江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为三宁公司兑现政策扶持资金2016.57万元;为了缓解企业的用工难、化解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上的难题,枝江市发改、经信、安全、环保、国土、交通和开发区等多个部门认真实施“双千”行动,派人派员驻厂为企业提供保姆式、精细化的服务;为了解决企业资金上的需求,农行枝江支行、建行枝江支行、武汉农商行枝江支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为企业争取低息贷款,先后发放资金达15亿元。

  “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曾经用一年零22天的时间,实现了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的投产达效。现在我们要紧的是确保乙二醇项目如期投产达效,以良好的业绩回报社会各界对三宁的关爱!”公司乙二醇项目工程技术部主任徐思红信心满怀地说。

  近几年来,长江枝江水域,不断有成群江豚跃出水面嬉戏。每到周末,许多枝江市民都会不约而同地到三宁下游的江边观赏江豚。“江豚嬉戏的情景还是上世纪70年代出现过!现在又出现了,这说明长江水质变好了。”不少年长市民感叹。市民的感叹,正是百年三宁践行生态环保、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的佐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