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三川德青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忙着装车,把一批盾构泥水处理设备发往天津市,天津地铁项目正等着这批货物。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配套工程、哈尔滨地铁、杭州过江隧道等多个项目的设备也将陆续发往国内外。
“3月11日,我们厂复工复产,目前产能已恢复到30%左右。随着工人们的陆续返岗,应该很快能恢复正常。现在,公司签订的国内外订单已经达到了7000多万,涉及以色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以及国内各省的多个重点项目。我们正想尽办法提高产能,保证上半年完成这些订单交货。”三川德青总经理向代刚介绍。
除了三川德青,高新区的数家企业正先后复工复产,包括早已复工复产的多家“停不得”企业。
在宜昌人福药业, 截至目前,人福药业已生产盐酸瑞芬太尼260万瓶、术能69000瓶、加强型气管插管7000支,完成出口订单3070万片,向防疫一线发送麻醉药品6.7万件、货值7.4亿元。
在华强科技,自2月3日转产以来,已生产普通医用防护服4733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35800套、kn95口罩47.5万只,平面口罩3.2万只。
在康泉医药,自复工以来,已生产医用护目镜1.6万副、医用防护面罩7万张。
......
为保证企业有序生产,宜昌高新区一手严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好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精准施策、对点服务、严格按照《宜昌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关于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告》(第14号)文件要求,积极组织符合第一类复工复产企业进行申报,并通过组织专班实地核查后,现场开具复工批复的方式,第一时间帮助企业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工作。实行“一名牵头领导、一个专班、一企一策”工作机制,采取“点对点”、不见面的方式对辖区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项目进行沟通对接,解决企业运行和项目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早复工早达产、重点产业项目早开工、早投产。与此同时,严格督查复工复产企业防疫情况,确保复工前后防疫措施到位。
截至3月14日,已有符合“第一类”复工复产标准的34家工业企业获批开展生产,其中规上企业32家,规下企业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