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1-13 17:23来源:三峡日报
责任编辑:周露阅读量:

  日前,宜昌市2019年10月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湖北新济药业有限公司原料药产业基地、湖北积辉电器有限公司年产5亿支智能电子元器件、上海宏涂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可降解薄膜材料生产三个项目落户宜都,协议总投资7.1亿元。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宜都市狠抓产业转型,高位推进,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指挥长的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推进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工作攻坚指挥部,制定出台《宜都市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

  “锁定目标、倒排工期,把服务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放在当前工作的首要位置,全力推进,举全市之力打好打赢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宜都市委书记罗联峰说。

  2017年8月24日,随着楚星化工园区香溪化工有限公司化工设施设备有序拆除,宜都正式拉开首批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的大幕。2018年,该市投入120亿元,形成“一企一策”方案,依法关停企业4家,转产企业1家,启动搬迁入园企业11家,实施技改升级企业10家。

  绿色发展不能只算经济账。罗联峰说:“宜都一年工业企业产值约700亿元,而化工企业关闭、清理、转移、搬迁等将会带来近70亿元的损失,产值的十分之一要给环保让路。但在绿色发展这道必答题面前,宜都毫不犹豫。”

  技改,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2018年,宜都出台《深化工业技改三年行动方案》,对现有传统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每年拿出3000万元奖励资金,确保3年内规上化工企业全部完成技改升级。截至目前,宜化楚星、华新水泥、鄂中化工等一批企业的技改项目顺利实施。截至2018年底,宜都共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38.4亿元。

  技改让一批企业焕发生机。今年上半年,宜都东阳光实业公司实现税收8.73亿元,比去年全年还多出3000多万元。宜都市玉兔家纺淘汰246台有梭织机,投资3000万元更新改造主机设备,形成年产3000吨的织机生产规模。技改实现工业制造向“智造”转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宜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入库9.5亿元、4.4亿元,分别增收3.2亿元、1.8亿元,增长52%、73.1%。

  近年来,宜都把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生命线,坚定不移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号工程”。招商引资工作努力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从源头抓起,不再单纯追求项目的规模和体量,将绿色、生态、环保型项目作为招商选商的重要依据,更加注重项目本身的含“绿”量和含“新”量。

  2018年,该市招商引资取得历史性突破,新签约项目125个,协议投资额50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00亿元。氢阳新能源、宜昌华昊、江苏锂电、欣龙新材料等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项目落地,成为宜都转型升级、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标杆的重要支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