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9-30 09:37来源:三峡日报
责任编辑:周露阅读量:

  夷陵区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更实举措推进产业融合。对接市级战略,调优发展平台及产业布局。调整夷陵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加快调区扩区,着力构建“一区驱动、五园协同、六大百亿产业齐头并进”的高质量发展平台和产业布局。新增东城、龙泉、鸦鹊岭三个千亩工业园区,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引导工业项目用地集中布局,提升园区承载力。

  对接宜昌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以及文化旅游等五大千亿产业,主动承接中心城区产业溢出,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缺失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大道片区,以万达广场、恒大酒店、鸿坤酒店等项目为依托发展城市经济,以联投、地质七大队、通泰等项目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放大万达项目溢出效应,为宜昌城区再添一个商贸中心。

  对照发展新标准,转变抓经济的思路与方法。在注重数量型、经济型指标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型、生态型指标。探索生态产品实现价值机制,对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全面评估,激活生态价值要素,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经济质效,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出台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千方百计抓项目,夯实发展底盘,突出抓好产业基金、土地、电力、担保、人才等要素的配置,展现夷陵的发展优势。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洼地,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面推行工业类项目“3550”模式,工程类项目100天内办理施工许可证。

  该区以更高标准推进主城融合,实施沿路开发,模糊区域物理边界,加快片区开发,拓展宜昌城市骨架,推行公建一体化,力求共建共享。同时以更大力度推进城乡融合,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变产业扶贫为产业振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国家农业现代产业园为抓手,擦亮“橘都茶乡 酒城桃源”品牌,改造高标准茶园13万亩、精品橘园20万亩、优质猕猴桃园2000亩,大力建设省级三峡绿色畜牧示范区,加快发展特色水果、高山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消灭“产业空心村”,建成3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

  该区还建立健全推进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实施“三乡工程”,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鼓励财政支持融合发展及相关平台、载体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设立夷陵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奖,制定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绩考核体系,每年奖励一批对高质量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树立注重实干实绩、倾斜基层的导向,出台激励关爱基层干部的措施。分年度将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主要指标分解到相关单位,强化考核督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