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当阳始终坚持“工业强市”,持续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推动了当阳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工业效益水平节节提升。
自1992年来,该市连续9年获评“湖北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2006年至2017年连续12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这40年,是当阳经济高质量前行的40年,更是当阳工业从量变到质变的黄金40年。
技改驱动转型升级
“工业要发展,必须牵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牛鼻子’。” 2013年以来,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投资2.3亿元,完成环保工程建设和技改。至2015年8月底,公司5条生产线脱硫脱硝除尘设施运行稳定,粉尘、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2017年,凭借新型汽车玻璃这一拳头产品,公司年产值达到15.4亿元,同比增长28%,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水泥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大背景下,从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强力突围,实现“逆袭”增长。
老树发新枝的故事同样发生在当阳的水泥、陶瓷等传统产业上。
葛洲坝当阳水泥公司进行减量置换、产业升级改造的二期日产4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已建成投产,可每年节约水泥生产用煤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气体10万吨,节省垃圾占地40亩。
湖北锦汇陶瓷有限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干法制粉节能环保及2号生产线技术改造,去掉了料浆干燥塔设备,没有燃煤产生的烟气和粉尘排放,可节约用电30%左右,节约用煤80%。
今年,当阳市技改投资将达到120亿元,同时全面实施“百企百亿”工程,建立技改项目库,重点推进新阳特纤莱赛尔扩建项目、华强化工60万吨氨醇原料路线升级改造等121个技改项目。
新兴集群不断涌现
东田光电、新成石墨、远蓝机器、中国中材……近年来,当阳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宏观政策和正在兴起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策划并吸引了一批国内新技术、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纷纷落户当阳。2017年底,该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2.8亿元。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谋划项目大棋局,既要谋子,更要谋势。随着当阳市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截至2017年底,该市石墨产业产品畅销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年工业总产值达10亿元以上;湖北远蓝机器有限公司微钻行业激光及光学检测设备制作水平超过日本同类产品,检测水平是世界范围内行业标准,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群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为当阳经济结构性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
穿梭的车辆、轰鸣的机床、现代化的生产线……连日来,当阳市各企业及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忙碌的现场无不昭示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200多天来,我们没有一天休息,一个年销22亿元的新厂即将投产……”今年1月投产的湖北新阳特纤莱赛尔项目现场,建设者们正在施工一线加紧奋战。
和该项目一样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当阳还有很多。近年来,该市不断深化招商引资争高工程和项目建设年活动,招商引资累计签约项目和实际到位资金均居宜昌各县市区前列,一大批知名企业和项目落户当阳并建成投产。今年1至8月,该市新签约项目78个,协议投资总额120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34个。其中凌云集团建筑幕墙门窗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落户;中材节能二期等46个项目顺利开工;华直光伏发电等26个项目顺利投产。
大项目培植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当阳始终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坚定不移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建立健全项目谋划、引进、落地、建设的全过程推进机制,扩大有效投资、上好项目,以项目高质量增长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今年截至目前,当阳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完成445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近3倍,“工业强市”正引领着当阳经济不断走向巨变。
通讯员 牛运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