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5-10 10:50来源:三峡日报
责任编辑:limeiqing阅读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猇亭,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历史的烽火烟云虽已远去,但一场没有硝烟的“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战”却在这里打响。

  保护与开发的时代命题

  近年来,长江流域开发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作为长江中下游起点之城的宜昌,“化工围江”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不堪重负”,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市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明确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017年,宜昌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对化工企业实施“关、改、搬”。当年9月出台《关于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15号文件”)等,制定3年行动方案——2017年全市关闭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25家,3年内全市关、改、搬化工企业134家,到2020年,全市长江沿线1公里内化工装置全部“清零”。

  搬与不搬的斗争

  猇亭是化工大区,化工产值占区工业产值的比重高达70%以上,税收占全区60%以上。15号文件下发后不久,猇亭一公里“红线”划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的20余家化工企业被列为整改对象。

  搬则难免出现阵痛,不搬则难以实现地方经济长远发展。面对搬与不搬的选择题,区委区政府毅然选择了前者,“保卫战”正式打响。

  三新磷酸公司是宜昌市第一批、猇亭区第一家关停淘汰的化工企业。如今磷酸生产主体装置已被拆除,空寂的厂区早已断水断电、人去楼空,而一墙之隔的长江大堤依旧传来滔滔水声。

  与三新磷酸公司同样被关停的化工企业,在猇亭已有4家。

  退与进的辩证法

  “15号文件下达后,猇亭的老百姓是100个支持、120个点赞,但刚开始企业难以接受,很多干部也难以理解。这时候,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就要发挥出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就要体现出来。” 猇亭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忠军及时给出了一剂“良药金方”。

  猇亭化工类中小企业园临近长江,长江一公里“红线”出台后,在职工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园区联合党支部书记李传冰组织全体党员,从讲政治顾大局到讲政策明规划,先为党员上一堂思想政治课,再通过党员延伸至全体职工,化工类中小企业园内的波动逐渐平息。

  宜昌新洋丰肥业有限公司是猇亭重要纳税大户,2005年投产以来已经累计上缴利税超过4亿元。去年以来,企业党总支实施了“凝聚力工程”,号召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挑转型升级重任,他们研发了轴承降温系统,实现了清水封闭循环利用。

  在猇亭,还有16家面临“关、改、搬”的化工企业一时间陷入进退维谷的艰难境地。对此,猇亭实行“一企一策”,倒逼企业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

  变与不变的终极选择

  思路一变,绿色一片。

  因不符合“绿色猇亭”的发展理念,今年以来,猇亭已拒绝了近20家来猇亭投资的企业。3月6日,投资35亿元的广汽乘用车项目在猇亭开工,宜昌市委书记周霁提出殷切期望,要求猇亭“下好先手棋,做好加减法,努力在新旧动能转换上展现新作为”。

  “啊,绿色猇亭不是梦。画外画中,人和自然相拥……”一首《绿色猇亭不是梦》响彻猇亭大地,歌声中的六泉湖广场已是一片花的海洋,广场高低错落有致的景观如同一幅天然山水画,吸引着众多摄影爱好者留足。而绿色则是这卷画卷最美的底色,浸染着整个猇亭。

  “一年多来,我们在推进绿色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天更蓝,水更清,老百姓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回忆一路走来的历程,区委书记胡志莉很欣慰,当前“绿色发展”“转型跨越”已成为了猇亭发展的主基调。(通讯员 杨荣华)

网站地图